诗词原文
和同年赵先辈观文》
唐·黄滔
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
日转花阴鸟散后,风销雪尽水泠泠。
好期圣主同尧日,应许微臣近舜廊。
从此欣然得闲暇,西归清梦绕池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滔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黄滔,字文江,福建莆田人,晚唐五代时期的文学家、诗人,他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律赋,是唐代著名的“闽中十才子”之一,黄滔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在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及第,他的诗文作品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被收入《全唐诗》和《全唐文》中。
译文
我们一同攀折了月宫的桂枝(比喻科举及第),还共同获得了皇帝的赏赐(鸡舌香,古代皇帝赐予臣子的香料,象征恩宠),太阳西转,花阴下的鸟儿已经散去,风雪消散后,池水变得清澈而寒冷,我们期待着圣主能像尧帝一样英明,或许能允许我们这些微臣接近皇帝的殿堂,从此之后,我们可以欣然享受闲暇时光,西归故里时,清梦萦绕在池塘之上。
释义
这首诗是黄滔与同年进士赵某相互唱和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及第的喜悦和对未来仕途的期待,诗中“蟾枝不独同攀桂”比喻两人一同科举及第,“鸡舌还应共赐香”则象征着皇帝对他们的恩宠和赏赐,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圣主英明的期盼,以及对未来仕途的美好憧憬。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通过“蟾枝”、“鸡舌”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科举及第的喜悦和皇帝的恩宠,诗人也表达了对圣主英明的期盼,以及对未来仕途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滔在科举及第后,与同年进士赵某相互唱和之作,当时,黄滔已经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的失败,终于在这一次成功及第,心情无比激动,他与同年进士赵某相互祝贺,共同表达了对未来仕途的美好期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记录了黄滔科举及第后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