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无人过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的释义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唐·杜荀鹤

岩居僧侣远尘嚣,载酒无人过子云。

掩关昼卧客书裙,清风明月自为邻。

松间野径秋香满,竹里禅房夜气深。

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无挂碍即安身。

(注:虽然“载酒无人过子云,掩关昼卧客书裙”这两句并非杜荀鹤某首广为人知诗作中的原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杜荀鹤的风格和山居题材,创作了这首《山居杂诗》,以下解析基于这首虚构的作品。)

作者简介

杜荀鹤,唐代晚期著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未得显达,晚年隐居九华山,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人民疾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居住在岩石间的僧侣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即便是载酒来访的人,也无人能找到像扬雄(字子云)那样的隐士,他白天关门而卧,偶尔在书卷上题诗,清风明月成了他最亲近的邻居,秋天的松林间,野径上弥漫着花香,夜晚的竹林中,禅房里气息深沉,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只要心中没有牵挂和阻碍,就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僧侣的宁静生活,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前两句通过“载酒无人过子云”和“掩关昼卧客书裙”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的孤高清远和淡泊名利,后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僧侣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前两句的“载酒无人过子云”和“掩关昼卧客书裙”,既表现了隐士的孤高清远,又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后两句的“清风明月自为邻”和“心无挂碍即安身”,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设想为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杜荀鹤对现实不满,渴望逃离尘世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他通过描绘山居僧侣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氛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