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贾岛的《赠李郎中》,全诗原文如下:
赠李郎中 宋 贾岛 蔼蔼君诗似岭云,従来不许醉红裙。 鬓毛应改无多黑,吟得新诗寄与君。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作者简介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人称“贾浪仙”,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译文
你的诗作如岭上云雾般蔼蔼弥漫,
你向来不沉醉于红裙美人的温柔乡。
想必你的鬓发已经改变,不再有很多黑发,
但你还是吟得新诗,寄给了我。
释义
“蔼蔼君诗似岭云”形容李郎中的诗作如岭上云雾般高远、深邃、不可捉摸;“従来不许醉红裙”则表明李郎中不沉迷于女色,专注于文学创作;“鬓毛应改无多黑”是感叹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吟得新诗寄与君”则表达了诗人对李郎中新作的期待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李郎中的诗作为主题,通过“岭云”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李郎中诗歌的高远和深邃,通过“不许醉红裙”的表述,展现了李郎中不沉迷于世俗享乐的文人风骨,后两句则通过岁月的感慨和新诗的期待,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李郎中的敬仰和友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赠友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贾岛与李郎中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文学上的共鸣,贾岛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李郎中诗作的赞美和敬仰,也表达了对李郎中人格魅力的钦佩和赞赏,通过岁月的感慨和新诗的期待,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
《赠李郎中》是贾岛的一首优秀赠友之作,通过赞美李郎中的诗作和人格魅力,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