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刀尺不敢裁,丹青付与濠梁崔。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鱼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碧水澄潭映远空,

片帆烟际闪孤鸿。

人间刀尺不敢裁,

丹青付与濠梁崔。

作者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文学家、书法家,他自幼聪颖好学,二十岁进士及第,曾任中书令,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之一,李峤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还是一位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作品被后人珍视。

译文

清澈的潭水倒映着遥远的天空,

一叶孤舟在烟雾中闪烁着像孤鸿一般。

人间的裁缝不敢用剪刀去裁剪这样的美景,

只能将这幅自然的画卷交给濠梁(地名)的崔姓画家去描绘。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碧水澄潭与远空相映,一叶孤舟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如同孤鸿一般,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人间刀尺无法裁剪,只能由画家用画笔去描绘,这里的“濠梁崔”可能是指某位擅长画鱼的画家,因为“濠梁”常与庄子的“濠上观鱼”典故相联系,而“崔”则可能是画家的姓氏。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诗人以“碧水澄潭”和“远空”为背景,以“片帆”和“孤鸿”为点缀,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人间刀尺不敢裁”的夸张手法,强调了自然美景的不可复制性,进一步突出了其珍贵和独特,诗人将这幅美景交给“濠梁崔”去描绘,既表达了对画家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一次游历或隐居生活有关,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历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李峤作为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自然也不例外,他可能在一次游历或隐居期间,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赞美,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画家技艺的赞美和敬仰。

就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