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的释义

风云9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和圣俞李侯家鸦鸣竹枝词》,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和圣俞李侯家鸦鸣竹枝词

宋·欧阳修

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

往来飘忽似云流,天孙夜久停机杼。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道并重,反对浮靡的时文,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诗词和史传作品。

译文

扶桑树上巨大的茧子如同瓮盎一般,天上的仙女在银河之上织造着绡纱,她们往来飘忽如同流云一般,直到夜深了,天孙(即织女)才停下织机的机杼。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扶桑大茧和天女织绡的奇幻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想象与赞美,首句“扶桑大茧如瓮盎”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扶桑树上巨大的茧子,次句“天女织绡云汉上”则引入了神话中的天女在银河之上织造绡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天女的活动,她们往来飘忽如同流云,直到夜深才停下织机的机杼,为整首诗增添了动态的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神话的热爱与赞美,诗人以扶桑大茧和天女织绡为题材,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象和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诗人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女的活动,使她们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与友人梅尧臣(字圣俞)和李侯的唱和之作,在宋代,文人之间常有诗词唱和的风气,通过诗词的交流和切磋来增进友谊和提高文学修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诗人通过描绘扶桑大茧和天女织绡的奇幻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神话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文学造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这两句关键词,但整首诗的内容并不仅限于这两句所描绘的景象,在理解和赏析这首诗时,需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和解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