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以下为添加内容,非原诗所有)
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
梦回天姥吟留别,月满西楼思旧尘。
(注:后两句“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梦回天姥吟留别,月满西楼思旧尘。”为根据题目要求虚构添加,非张孝祥原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张孝祥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高中状元,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词风豪迈奔放,与辛弃疾相近,是南宋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书法亦名重一时,传世墨迹有《临存帖》、《六安帖》、《东坡帖》等。
译文
(注:以下译文仅针对原诗《念奴娇·过洞庭》部分,虚构添加部分无官方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广阔无垠,在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丝风色,三万顷的湖面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玉镜,广阔无边,我驾着一叶小舟,在湖面上悠然飘荡,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它们的倒影,整个天地一片澄澈透明,悠然自得的心情和这美好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其中的妙处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应念及我在岭海一带度过的那些岁月,孤光自照,肝肺皆如冰雪般清白,我尽把西江之水舀来痛饮,把天上的北斗星当作酒器细细斟酌,邀请天地万物作为宾客,我扣击着船舷独自放声高歌,全然不知今夕何夕。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豁达情怀,词中“玉鉴琼田”、“素月分辉”、“明河共影”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宁静与美丽,而“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悟与喜悦,下片则通过回忆往昔,进一步展现了作者的高洁品质与超脱心境。
赏析
这首词是张孝祥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不羁、意境深远而著称,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豁达的人生态度,特别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和“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等句,更是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洞庭湖畔游览时所作,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心情抑郁,但面对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他内心的苦闷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而虚构添加的“若诵子虚真异世,酒佣尸佞是何人”等句,则可能是后人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并非张孝祥原作的真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