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友人

唐·韦庄

平生出处不同尘,末路相知太息频。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存。

苟无济代心,徒尔事儒身。

三径草荒迷旧辙,五湖烟水失前津。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我们平生的行止出处各不相同,如同尘埃般散落世间,直到穷途末路时才相互了解,频繁地叹息,海内战乱纷飞,兄弟们被隔绝在各地,我独自一人在这天涯海角,泪水沾湿了衣襟,如果没有为国为民效力的志向,只是白白地从事儒家学问又有何用呢?我家门前的小路已被荒草覆盖,迷失了旧时的踪迹,五湖四海的烟波浩渺,也使我失去了前行的渡口。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出身背景不同,但在人生末路时却相知甚深,共同感叹世事无常、人生艰难的情感,诗中“平生出处不同尘”描绘了两人背景的差异,“末路相知太息频”则展现了在困境中的深厚友谊,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因战乱而与家人失散、前途迷茫的悲凉心境。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局的无奈,诗中“平生出处不同尘”与“末路相知太息频”的对比,突出了友情的珍贵和不易;“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存”则通过战乱背景,渲染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悲凉心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至五代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韦庄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深感时局艰难,人生无常,在与友人交往中,他深刻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和不易,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感激和对时局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对儒家思想的反思和批判,他认为如果没有为国为民效力的志向,只是白白地从事儒家学问又有何用呢?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