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的释义

风云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寻居

宋·陆游

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

花边醉日吟犹在,柳外东风意已柔。

小筑渐成三径乐,闲身终得一身忧。

何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听说春天到来时人们会思念如濯锦般绚烂的美景,我更是需要四处寻找一个像菟裘那样理想的隐居之地,在花丛边沐浴着春日暖阳吟诗,那份惬意仍在心头;柳丝轻拂,东风也变得温柔起来,我渐渐筑起了一座小园,享受着三径之乐,虽然身体闲适,但心中仍有一丝忧虑,不知何时能归隐到那青山之外,享受月满松风、小径自秋的宁静生活。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首联“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点明主题,即诗人渴望在春天找到一处如濯锦般美丽、如菟裘般理想的隐居之所,颔联和颈联描绘了诗人春日寻居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赏析

本诗以春日寻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濯锦”和“菟裘”两个典故的运用,既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内心情感,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巧妙融合,使诗歌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到排挤和贬谪,晚年时期,他深感仕途无望,便萌生了归隐田园的念头,本诗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内心情感,诗人既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