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妙

朝代:唐代

作者:吕岩(吕洞宾)

湛然无观古真人,我独观此众妙门。

万法从心生起灭,一心不动万法浑。

作者简介

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是唐代著名的道士,被后世尊为八仙之一,传说中他道行高深,常行侠仗义,为民除害,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吕洞宾的诗歌作品多富含哲理,表达了他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译文

古来的真人内心湛然无物,不为外物所动,

而我独自观察这宇宙间的众妙之门。

世间万法皆由心生起灭,

只要内心不动,万法便归于混沌一体。

释义

“湛然无观古真人”指的是古代那些修行达到极高境界的真人,他们的内心平静如水,不为外界所扰。“我独观此众妙门”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宇宙间奥秘的独特见解和追求。“万法从心生起灭”揭示了世间万物皆由心生,心念一动则万物生灭变化。“一心不动万法浑”则强调了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只有内心不动,才能洞察万法的本质,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吕洞宾对道教修行境界的深刻体悟和表达,诗人通过对比古真人和自己的修行体验,突出了内心平静的重要性,诗中“湛然无观”与“我独观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古真人修行境界的敬仰,又展现了自己对宇宙奥秘的独特追求。“万法从心生起灭,一心不动万法浑”两句则深刻揭示了心与万法的关系,强调了内心平静对于洞察宇宙本质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丰富,是吕洞宾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唐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富含哲理和道教思想,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修行过程中,对道教修行境界和宇宙奥秘的深刻体悟和表达,通过对比古真人和自己的修行体验,吕洞宾表达了自己对道教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内心平静对于洞察宇宙本质的重要性,在唐代这个道教文化繁荣的时期,吕洞宾的诗歌作品无疑为道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