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叉的《偶书》,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偶书》
唐·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
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
磨损胸中万古刀。
请看平日衔杯口,
会有金椎为控颐。
作者简介: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元和年间(806~820),他性格豪爽,喜欢饮酒,常常因酒醉而狂放不羁,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多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愤慨。
译文:
太阳从扶桑树上升起有一丈多高,
人世间的事情就像细毛一样繁多。
我这个山野之人愤怒地看到不公平的事情,
胸中那把万古刀都被磨损了。
请看那些平日里只知道饮酒作乐的人,
总有一天会有金椎来敲打他们的下巴。
释义:
首联描绘了太阳初升的景象,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但紧接着用“人间万事细如毛”来形容世事的繁琐和复杂,颔联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不平之事的愤怒,以及这种愤怒对内心造成的伤害,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衔杯口”和“金椎为控颐”的意象,讽刺了那些只知享乐而不关心社会正义的人,暗示他们终将受到惩罚。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义的渴望,首联和颔联通过日出和人间万事的对比,以及野夫怒见不平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压抑和愤慨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则通过“衔杯口”和“金椎为控颐”的讽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整首诗语言犀利,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叉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有关,他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义的渴望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目睹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公之后,有感而发,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他也通过这首诗来警示那些只知享乐而不关心社会正义的人,暗示他们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这句诗在流传过程中可能被单独引用或误传为其他诗句的一部分,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研究,它确实出自刘叉的《偶书》这首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