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衡山
唐·张又新
湘西斜日边,
潮阳太守南迁归。
喜见石廪堆祝融,
寒云草木皆光辉。
作者简介
张又新,唐代诗人、官员,生卒年不详,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西南)人,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及第,历官左司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张又新工于诗,与白居易、元稹等有交往,但其诗名不甚显,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译文
在湘西的落日余晖中,
潮阳太守(我)被贬南迁后终于归来。
高兴地看到石廪峰和祝融峰耸立眼前,
寒冷的云雾和草木都仿佛闪耀着光辉。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湘西归途中,看到衡山两座著名山峰——石廪峰和祝融峰时的喜悦心情,诗中“潮阳太守南迁归”一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经历,即他曾被贬至潮阳(今广东汕头一带),后得以北归。“喜见石廪堆祝融”一句,则表达了作者看到衡山美景时的喜悦和激动,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寒云和草木在夕阳下的光辉,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看到衡山美景时的喜悦心情,诗中通过“斜日”、“寒云”、“草木”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但“光辉”一词的运用,又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作者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将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巧妙地表达出来,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归途的珍惜。
创作背景
张又新在唐代中期曾一度被贬至潮阳,后得以北归,在归途中,他经过湘西地区,看到衡山的壮丽景色,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也透露出他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归途的珍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又新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