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郭祥正的《九华山歌》,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九华山歌
宋·郭祥正
江南一岳占青穹,多少楼台烟雨中。
车马纷纷走南北,唯应此地最难穷。
他山岂与此山同,山云缭绕逐飞鸿。
乱峰深处松风急,空谷无人万籁雄。
九子山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东崖宴坐佛狸穴,北岭清游虎豹藏。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胸生云朝暮白,千峰万壑无留踪。
我来始觉画屏开,水作青罗带绕回。
恍然身世出尘外,从此欲老山间苔。
作者简介:
郭祥正,字功父(甫),太平州当涂(今属安徽)人,北宋诗人,少有诗名,极为梅尧臣所赏叹,举进士,熙宁中,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计专听安石处画,神宗异之,安石耻为小臣所荐,极口陈其无行,时祥正方从章惇辟,以军功为殿中丞,闻安石语,遂以本官致仕去,后复出仕,知汀州、漳州、韶州,俱以不洽于时罢,晚年往来于润州、常州、苏州间,后卒于家。
译文:
九华山在江南犹如一座青色的大山,多少寺庙楼台掩映在烟雨之中,车马纷纷从南北方向赶来,但唯有九华山最为难以穷尽,其他的山怎能与九华山相比,山间的云雾缭绕追逐着飞鸿,在乱峰深处松风呼啸,空谷中寂静无人,万籁齐鸣,九子山头秋草荒芜,冷烟寒月笼罩着瞿塘峡,东崖上佛狸的洞穴宴坐,北岭中虎豹潜藏,东方的云海空阔无边,群仙在空明中出没,早晚云雾缭绕,千峰万壑中群仙的踪迹难以寻觅,我来到九华山才觉得如画卷展开,水如青色的罗带环绕回旋,恍然间觉得身世已经超脱了尘世之外,从此想要在山间的青苔中老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九华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九华山的山水、云雾、松风、群仙等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九华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其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九华山的山水、云雾、松风等元素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人还通过群仙的出没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尘世之外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郭祥正在游历九华山时,被其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所震撼,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势、秀美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郭祥正在游历过程中,深受其影响,对九华山的山水、云雾、松风等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将这些元素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