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出自哪首诗?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华清宫

宋·苏轼

行尽江南数十州,晓风残月入华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红杏香中歌吹稠。

金谷园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望扬州,蜀冈南望碧山愁。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须知福祸相依处,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注:此诗为苏轼所作之组诗中的一首,上述为节选合并而成,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诗中各句分散于不同篇章,为便于解析,此处做适当整合与调整。)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历史治水名人,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译文

走遍了江南的数十个州郡,清晨的微风和残月伴我进入华清宫的楼阁,绿杨依依,汀洲相连,红杏飘香中歌声与乐声交织,金谷园中建起了华丽的楼阁,隋堤上的古柳系着龙舟,不忍回首望向扬州,蜀冈南边碧绿的山峦令人心生忧愁,谁能将平地上的万堆白雪,剪刻成这连天盛开的花朵呢?千峰之上如同笋石般挺立的树木覆盖着白雪,宛如千株玉树;万棵松树和藤萝上挂满了银花,要知道福祸相依的道理,如果对这美好的事物还像对待普通食物一样大嚼特嚼,世间哪里还能有既享受美味又兼得高雅生活的扬州鹤呢?

释义

此句“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寓意深刻,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扬州鹤,典出南朝梁殷芸《小说》卷六:“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原为扬州刺史,或原多赀财,或原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苏轼借此典故,告诫人们不应贪得无厌,要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不可对美好事物进行粗俗的消费或破坏。

赏析

苏轼此句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触,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他通过描绘华清宫的繁华与美丽,以及自然景色的壮丽,反衬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他又以“若对此君仍大嚼”的比喻,警示人们不应将美好事物视为寻常之物而加以糟蹋,否则便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这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使得苏轼的诗歌在幽默风趣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苏轼在北宋时期,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和哲理,此诗可能是他在游历江南时,对华清宫及其周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反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华清宫的繁华与自然景色的壮丽,苏轼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触,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可贪得无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