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出自哪首诗?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喜雨

宋·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吹欲尽,云昏千里郁难开。

老农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

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注:虽然“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并非全诗连续的两句,但为便于解析,此处以整首诗为背景进行阐述,并重点解析所提关键词所在的意境与情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诗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近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抒发真挚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针对关键词所在意境进行翻译)

“老农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意为:老农夫(这里以“大父”尊称,表示年长的农夫)早已认识你(这里的“君”可理解为上天或命运),造物主(或命运之神)这个小孩子又能拿你怎么办呢?这里借老农夫之口,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隐含着一种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

释义

这两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造物主比作“小儿”,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又流露出一种幽默与豁达,老农夫的口吻,透露出对长期与自然斗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不易的坦然接受。

赏析

杨万里此诗以“喜雨”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对雨的喜悦,更深层次地展现了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与抗争,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关键词所在的句子,通过对比老农夫的沉稳与“造物小儿”的顽皮,巧妙地传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与微妙,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希望。

创作背景

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生活尤为困苦,杨万里作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员与诗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生活,其作品多反映农民心声,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民生的关怀。《喜雨》一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通过描绘雨后农田的景象,以及农民对自然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杨万里的《喜雨》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更是一幅反映农民生活、情感与态度的生动画卷,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两句,更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了诗中的点睛之笔。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