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全诗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您的关键词要求)

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

(注:此句为根据题目要求虚构添加,非贾岛原诗内容)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试,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底,在普州去世,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终普州司仓参军,世称“贾长江”、“贾浪仙”,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贾长江集》10卷传世。

译文

(原诗部分)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

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

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

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附加句)

问你为何如此执着地描绘我的真实模样,你说只是因为你喜欢,以此作为自我消遣的方式。

释义

原诗主要描绘了诗人访友李凝未遇,却欣赏到友人幽居环境的清幽雅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某位诗人)描绘自己真实形象的疑问和友人对此的回应。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诗中通过描绘幽居环境的静谧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然景物的生动与灵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而美丽的环境中,附加句虽然非原诗内容,但也巧妙地融入了整首诗的氛围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描绘自己真实形象的感慨和回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访问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当时,贾岛正处于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境地,对隐逸生活充满了向往,在访问李凝的幽居时,他被那里的清幽环境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附加句则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或之后,对友人(或某位诗人)描绘自己真实形象的感慨和回应,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和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句“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并非贾岛原诗内容,而是根据题目要求虚构添加的,在赏析和解读这首诗时,需要将其与原诗内容区分开来。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