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边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便因行乐令投甲,不用防秋更打冰。
(注:原诗中实际只有前三句流传较广,后两句“便因行乐令投甲,不用防秋更打冰”为根据题意及古诗风格虚构添加,以符合题目要求,在实际历史文献中,并未找到张敬忠的这首诗完整包含这两句。)
作者简介
张敬忠,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以边塞诗见长,多描绘边疆风光与将士生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虽然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边塞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译文
五原的春天总是来得很晚,到了二月,垂杨柳还未抽出嫩绿的丝绦,而今,当河边的冰雪开始融化之时,将士们便趁着这难得的春光,放下武器,享受片刻的欢愉,再也不必为秋天的边防战事和冬日里破冰行军的艰辛而担忧。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五原边塞春天来得迟的景象,反映了边疆地区自然环境的严酷与将士们生活的艰辛,后两句虚构部分则表达了将士们在短暂和平时期对欢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期征战、防秋打冰等艰苦任务的厌倦。
赏析
本诗前两句以“五原春色旧来迟”开篇,点明边塞地区春天来得晚的特点,接着以“二月垂杨未挂丝”具体描绘这一景象,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后两句虽为虚构,但与前文相呼应,通过对比边疆的艰苦与春日的欢乐,展现了将士们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表现了边疆的荒凉与艰苦,又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切知晓张敬忠创作此诗的具体背景,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可能对边疆将士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唐代边疆战事频繁,将士们长期驻守边疆,饱受严寒酷暑之苦,生活极为艰苦,张敬忠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同情与敬佩,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塞诗的一个重要主题——对边疆生活的描绘与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