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玉蕊花

宋·杨万里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天遣幽花得小住,不妨开处掩柴门。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1127年-1206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富有生活气息,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在松风亭下的荆棘丛中,隐藏着两株玉蕊花,它们在清晨的阳光中绽放,仿佛是上天特意让这两朵幽静的花儿在此稍作停留,它们静静地开放,不妨碍任何人,只是默默地掩映在柴门之旁。

释义

松风亭下荆棘里:描述了玉蕊花生长的环境,即在松风亭下的荆棘丛中,暗示其生长环境的艰难与隐蔽。

两株玉蕊明朝暾:玉蕊花在清晨的阳光中绽放,展现出其纯洁与高雅。

天遣幽花得小住:用拟人化的手法,说上天让这两朵幽静的花儿在此停留,赋予花儿以生命力和灵性。

不妨开处掩柴门:玉蕊花静静地开放,不张扬,不干扰,只是默默地陪伴着柴门,展现出其淡泊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玉蕊花为题,通过描绘其在松风亭下荆棘丛中的生长环境,以及其在清晨阳光中的绽放,展现了玉蕊花的纯洁、高雅与淡泊,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儿以生命力和灵性,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诗人也借玉蕊花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是杨万里“诚斋体”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的个人经历有关,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官场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他始终保持着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这首诗中的玉蕊花,或许就是诗人自己内心的写照,在艰难的环境中,他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心态,默默地绽放着自己的光芒,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