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的解释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

薄雾轻寒成独倚,落英飞雪入新诗。

此生只合江南老,剩把梅花醉几回。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不顺,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雪后的园林中,梅花仅仅半树开放,水边的篱笆旁,忽然横斜出一枝梅花,它的幽光不仅留住了夜色,更仿佛能驱散冬日的严寒,带来一丝冷艳之美,薄雾轻寒中,我独自倚靠,看着落英与飞雪一同融入我的新诗,此生注定要在江南老去,就让我多次沉醉在这梅花之中吧。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梅花的美丽景象,通过“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两句,表达了梅花不仅以其幽光留住夜色,更以其冷艳之美似乎能驱散冬日的严寒,展现出梅花独特的魅力,全诗以梅花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对梅花的深情厚谊。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在雪后的独特韵味,首联“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以雪后园林为背景,突出了梅花的稀疏与横斜之美,颔联“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梅花的幽光和冷艳之美,使其形象更加鲜明,颈联“薄雾轻寒成独倚,落英飞雪入新诗”则通过描绘作者独自倚靠、观赏梅花的情景,以及落英与飞雪融入新诗的意境,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美丽和作者的深情,尾联“此生只合江南老,剩把梅花醉几回”则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使全诗情感达到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江南地区生活时所作,江南地区气候湿润、景色宜人,尤其是梅花盛开的季节更是美不胜收,范成大作为一位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的诗人,对江南的美景和梅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观赏梅花时,被其独特的韵味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梅花美丽景象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