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出自哪首诗?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乌

唐·白居易

春去秋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帘里。

胡鹰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心系百姓,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燕子成双成对地飞翔,它们希望衔着杨花飞入帘内,而胡鹰却突然长鸣一声,迅速俯冲而下,它在难以前进时容易后退,这一点我比不上它。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燕子和胡鹰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进退的感慨,燕子象征着平凡而稳定的生活,而胡鹰则代表着勇敢、果敢的精神,胡鹰的“难进易退”反映了它在面对困境时的灵活与机智,而诗人则自谦地表示自己在这方面不如胡鹰。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动物形象为载体,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比燕子的温柔与胡鹰的勇猛,展现了自己对人生进退的深刻思考,胡鹰的“戛然长鸣乃下趋”不仅描绘了其勇敢果敢的形象,也暗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即使前路艰难,也要勇往直前,灵活应对,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这方面有所不足,体现了其谦逊的品质和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人生低谷的时期,面对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起伏,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和胡鹰的不同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进退的深刻感悟,他既向往燕子般平凡而稳定的生活,又敬佩胡鹰勇敢果敢的精神,同时也在反思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表现,这首诗不仅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也是诗人自我反思和心灵成长的见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