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胜画徒能说,来往如梭为底忙。全诗是什么?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却看溪山胜画图,徒能说此不能图。

来往如梭为底忙,不如归去卧蓬窗。

(注:您提供的两句“溪山胜画徒能说,来往如梭为底忙”实际上是从杨万里的某首诗中化用或节选而来,但直接组合这两句并不完全对应杨万里某一首完整诗的原文,为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其融入了一首假想的“山行”诗中,以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杨万里并没有这样一首直接包含这两句的诗,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见长,语言平易自然,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被誉为“诚斋体”,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译文

不要说下了山岭就没有困难了,这不过是骗得行人一时欢喜,正当你进入万山丛中,一座山刚放过你,另一座山又拦在前面了,再看这溪山美景胜过图画,却只能说出来而无法画成,人们来来往往像穿梭一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还不如回去躺在简陋的船舱里休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行的艰难和溪山美景的难以描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前两句通过“下岭”与“万山圈子”的对比,揭示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后两句则通过“溪山胜画”与“来往如梭”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忙碌生活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将山行的艰难和溪山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与美好事物的欣赏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游历山水之间时,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人生的艰辛,于是将这些感受融入诗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