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人间膏火正争光,每到藏春得暂凉。
松竹满庭风不动,水声终日伴山忙。
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觅酒香。
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争得似山乡。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著名诗人,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举不第,后曾隐居九华山,过着清苦的生活,杜荀鹤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人间的灯火正竞相闪耀,每到山林深处便能暂时避开炎热,享受清凉,庭院里松树和竹子郁郁葱葱,风似乎都静止了,只有水声终日伴随着山峦的忙碌,闲暇时,我喜欢坐在石头上观赏潺潺流水,兴致来时,便在花间寻找酒的香气,不要说这里没有快乐的事情,人间的繁华哪里比得上这山乡的乐趣呢?
释义
“人间膏火正争光”描绘了人间繁华、灯火辉煌的场景,暗示着世俗的喧嚣与竞争。“每到藏春得暂凉”则表达了诗人逃离尘世,躲进山林深处寻求清凉的心境。“松竹满庭风不动,水声终日伴山忙”通过描绘山居环境的宁静与和谐,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闲来石上观流水,兴至花间觅酒香”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莫道此中无乐事,人间争得似山乡”则是对山居生活的赞美,认为这里的乐趣是人间无法比拟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诗中“人间膏火正争光”与“每到藏春得暂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松竹满庭风不动,水声终日伴山忙”等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展现了杜荀鹤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九华山期间,当时,诗人因多次应举不第而心灰意冷,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隐居期间,诗人深入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从而创作出这首反映山居生活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以及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