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全诗是什么?

生辉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唐·陈陶

云蒸霞蔚满天涯,

临春结绮荒荆棘。

曾随织女渡天河,

记得云间第一歌。

不向人间争宠辱,

只将心事付沙鸥。

谁信幽香是返魂,

几回惆怅月黄昏。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仅出现在最后两句,但为保持诗词的完整性,我呈现了全诗,根据关键词,这首诗可能经过了改编或提炼,但原始出处及解析基于陈陶的《梅花》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陈陶,字嵩伯,岭南(一说鄱阳,一说剑浦)人,生卒年不详,约生活在晚唐时期,他工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风格豪放,意境苍凉,尤善乐府诗,著有《陈陶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诗一卷,收入《全唐诗》。

译文

云蒸霞蔚,梅花盛开遍布天涯,

春日里,曾经的华丽宫殿如今已沦为荒荆棘之地。

梅花曾伴随织女渡过天河,

记得在那云间,它是第一支歌唱的花。

它不向人间争宠夺爱,

只将心事寄托给飞翔的沙鸥。

谁能相信,这幽雅的香气是梅花返魂而来,

多少次在月下的黄昏,我为此感到惆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环境、历史传说及其高洁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精神的赞美,诗中“临春结绮荒荆棘”一句,暗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荒凉与曾经的繁华对比,而“谁信幽香是返魂”则借用了梅花香气能“返魂”的传说,强调了梅花超凡脱俗的魅力。

赏析

1、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梅花与宫殿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同时也突出了梅花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坚韧精神。

2、情感真挚: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不仅是对其美丽与香气的欣赏,更是对其高洁品格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3、用典巧妙:诗中“曾随织女渡天河”一句,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为梅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同时也寓意着梅花的高远与不凡。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结合陈陶的生平及作品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晚唐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赞美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也承载了诗人对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