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吏部隐所
唐·李端
端向瓮间寻吏部,老来专以醉为乡。
清风满院松桂起,知是潘郎醉卧床。
作者简介
李端,字正己,唐代诗人,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写日常生活,部分作品抒发仕途失意的感慨,反映了中唐时期一些士人的慵懒心态和避世思想。
译文
我特意到瓮牖(简陋的房屋)之间去寻找那位吏部官员,发现他年岁已高,如今只以醉酒为乐,作为自己的归宿,清风拂过庭院,松树和桂树随风摇曳,我猜测这一定是潘郎(此处借指吏部官员,用典自晋代潘岳,即潘安,以其美貌和文采著称,此处借以形容吏部官员的才情)醉酒后正卧倒在床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寻找一位吏部官员的过程,展现了官员晚年生活的闲适与放达,首句“端向瓮间寻吏部”点明主题,即诗人前往寻找吏部官员;次句“老来专以醉为乡”揭示了官员晚年的生活状态,以醉酒为乐,不问世事;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清风、松树和桂树,以及官员醉酒卧床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与放达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吏部官员晚年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中“清风满院松桂起”一句,不仅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色,更寓含了诗人对官员高洁品格的赞美,而“知是潘郎醉卧床”一句,则通过用典和想象,将官员醉酒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富有情趣,整首诗在表达上含蓄而深刻,既展现了诗人对官员晚年生活的关注与同情,又寄托了诗人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仕途失意有关,李端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曾多次遭遇贬谪和失意,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那些同样遭遇仕途挫折的官员产生同情和理解,诗人晚年也倾向于追求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因此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吏部官员晚年生活的赞赏和向往,诗中的“潘郎”形象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自己才情的自许和对仕途不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