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出自哪首诗?

生辉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东坡

唐·白居易

东坡已报六年穰,惆怅红尘白首郎。

曾看洛阳旧谱牒,只应零落在他乡。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东坡已经连续六年丰收报喜,而我这位在红尘中奔波的白发老翁却满心惆怅,曾经翻阅过洛阳的旧家谱,恐怕我的亲人如今都已零落在他乡。

释义

首句“东坡已报六年穰”描述了东坡(此处可能指白居易曾耕种或居住过的地方)连续六年的丰收景象,象征着生活的稳定和富足,次句“惆怅红尘白首郎”却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漂泊红尘的无奈与惆怅,后两句则通过回忆洛阳旧谱牒,暗示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亲人可能已散落各地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东坡的丰收为背景,却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乡之情,前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为东坡的丰收而欣慰,又为自己的漂泊无依而感伤,后两句则通过回忆与想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伤与无奈。

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诗人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与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远离故乡,漂泊在外,诗人通过描绘东坡的丰收景象,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人对洛阳旧谱牒的回忆,也暗示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在晚年的漂泊生涯中,白居易或许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这种情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