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太守
唐·无名氏
自昔遥闻太守高,明爻象彖日忘劳。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毛。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符合您的要求,故作者标注为“无名氏”,并设定在唐代。“不带江南一寸毛”一句常与其他诗句组合,但在此为构建完整意境而稍作调整。)
作者简介
(虚构)此诗作者为唐代一位不知名的文人,生平事迹不详,在唐代,诗歌繁荣,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了不朽之作,但也有一些作品因作者身份不明或历史原因而未能留下详细记载,这位“无名氏”便是其中之一,他的这首诗以其对太守高尚品德的赞美而流传至今。
译文
自古以来就听说太守品德高尚,他精通易经卦象,日日夜夜勤勉不息,忘却了劳累,他两袖清风地前往朝廷,不携带江南的一丝一毫。
释义
“自昔遥闻太守高”:自古以来,太守的品德就为人们所传颂。
“明爻象彖日忘劳”:他精通易经中的爻辞和象辞,勤奋工作,忘记了疲劳。
“清风两袖朝天去”:他清廉正直,两袖清风地前往朝廷。
“不带江南一寸毛”:他不贪不占,连江南的一丝一毫都不带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赞美了太守的高尚品德和清廉作风,首句“自昔遥闻太守高”奠定了全诗的主题,即太守的品德高尚,次句“明爻象彖日忘劳”则通过描绘太守勤奋学习易经卦象的形象,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学识和勤勉,后两句“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毛”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太守的清廉正直,他不带任何财物前往朝廷,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某个时期,当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墨客纷纷以诗歌为媒介,表达对时局的看法和对人物的赞美,这位无名氏诗人可能是在目睹了太守的清廉正直和高尚品德后,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太守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清廉官员的推崇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