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
宋·刘过
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
此君志节常坚定,雪压霜欺不改真。
作者简介
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南宋文学家,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友善,刘过一生未得显达,多次上书朝廷,陈述恢复方略,均未被采纳,晚年寓居昆山而殁,其词多抒发抗金抱负,风格豪迈奔放,与辛弃疾相近,著有《龙洲集》《龙洲词》。
译文
向庵前的竹子寄语,你这坚守节操的君子,我与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心灵相通,亲密无间,你的志向和节操总是如此坚定,即使遭受雪压霜欺,也绝不改变你的本真。
释义
“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两句,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直接向竹子(抱节君)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他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理解。“此君志节常坚定,雪压霜欺不改真”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坚韧不拔和高尚品质,即使面临恶劣的环境,也依然保持其本真和坚定。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敬仰,竹子在诗中不仅是自然之物,更是诗人心中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的象征,诗人通过竹子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坚定信念的坚守,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又赋予了它深刻的人文内涵。
创作背景
刘过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诗人一生未得显达,多次上书朝廷,陈述恢复方略,但均未被采纳,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坚韧不拔和高尚品质,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坚定信念的坚守,竹子在诗中成为了诗人精神的寄托和象征,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