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作主题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的形态、水的姿态开阔悠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影在水中央,风吹古树发出如晴天之雨的声音,月光照在平整的沙地上,犹如夏夜的清霜,谁说各地的音乐都是一样的呢?就连鼍(一种鳄鱼)和龙都因为我的到来而愤怒和哀愁,改变了它们原有的声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远眺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前六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天相接、山川壮丽、灯火辉煌、星河璀璨的自然美景,以及风吹古木、月照平沙的静谧夜景,后两句则通过“谁言万方声一概”的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各地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并以“鼍愤龙愁为余变”的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万物因诗人的到来而发生的情感变化,寓意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与相互影响。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如“海天东望夕茫茫”的壮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静美,“风吹古木晴天雨”的生动,以及“月照平沙夏夜霜”的清冷,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诗人通过设问和夸张的手法,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邃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身处江楼之上,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文化景观,心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和敬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将所见所感化为诗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晚年时期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