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病士西窗下,一夜丹田手自摩。出自哪首诗?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夜思

宋·陆游

可怜病士西窗下,一夜丹田手自摩。

寒月侵肌清似水,孤灯照影瘦如柴。

心忧国事常悲切,身卧空斋更寂寥。

欲问前程何处是,唯将心事付东流。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在西窗之下,可怜的我这个病人,一整夜都在用手按摩自己的丹田,寒冷的月光侵入肌肤,清冷得如同流水,孤独的灯光映照出我瘦弱的身影,形如枯柴,心中忧虑国家大事,常常感到悲伤,身体躺在空旷的书斋里,更加觉得寂寞,想要询问未来的道路在哪里,却只能将自己的心事付诸东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病中夜晚的孤独与忧虑,首联直接点出病士在西窗下自摩丹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颔联通过“寒月”与“孤灯”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孤独,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与自身的寂寥之感,尾联则以一种无奈与迷茫的情绪收尾,将心事付诸东流,暗示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病士自喻,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中的孤独与忧虑,诗中“寒月侵肌清似水,孤灯照影瘦如柴”两句,以景寓情,将环境的清冷与诗人的孤独、瘦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也贯穿全诗,使得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现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主和派的排挤与打击,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体欠佳,且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倍感孤独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病中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与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晚年时期对人生、对国家、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