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某士人壁
唐·白居易
樊素阿蛮皆已出,使君应作玉筝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旧曲重听皆别恨,故人新别更情多。
当时一饭犹知报,况受高阳酒客恩。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译文
樊素和阿蛮都已经离开了,您(使君)现在应该弹奏起玉筝,吟唱起新的歌曲吧,春风中桃李花开的日子,秋雨里梧桐叶落的时节,都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再次听到旧时的曲调,都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新朋友分别,更是增添了无尽的情思,当年受人一饭之恩尚且知道报答,更何况是受到了高阳酒客(指自己或友人)的深厚恩情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樊素和阿蛮的离去,以及四季的更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离别哀愁的感慨,也借旧曲重听和新友分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恩情的铭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樊素阿蛮皆已出”直接点出主题,引出下文对离别的感慨,接着通过“春风桃李”、“秋雨梧桐”等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后两句则通过旧曲重听和新友分别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离别的感受,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恩情的铭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的个人经历有关,樊素和阿蛮是白居易的两位歌姬,她们陪伴了白居易多年,但在某个时期,她们离开了白居易,这一事件对白居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深感离别之苦,白居易也深知友情的珍贵和恩情的厚重,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恩情的铭记,这首诗可能是白居易在离别之后,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而创作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了“樊素阿蛮皆已出”,但具体的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因历史久远而无法完全考证,以上解析仅基于诗歌本身的内容和诗人的生平经历进行推测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