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人传戒定慧,生时宿直斗牛箕。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传戒定慧

唐·吕岩(吕洞宾)

死后人传戒定慧,生时宿直斗牛箕。

几回惆怅空山月,梦绕西湖水石奇。

作者简介

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被尊称为“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相传他游于江湖,道行高深,常显化飞升之术,行侠仗义,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敬仰,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后世道教奉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诗歌多富含哲理,反映了他对道教修行和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

译文

死后人们传颂着我的戒律、定力与智慧,

生前我命宿于斗牛箕宿之间,命运多舛。

多少次在空山月下感到惆怅,

梦中绕着西湖那奇异的山水徘徊。

释义

“死后人传戒定慧”表达了吕洞宾对自己修行成果的自信,认为即便死后,他的戒律、定力与智慧也会被人们传颂。“生时宿直斗牛箕”则暗示了他生前命运多舛,斗牛箕宿在古代星象学中常与争斗、变动相关。“几回惆怅空山月,梦绕西湖水石奇”则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美好景致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吕洞宾对生死、命运的看法以及他对过往生活的追忆,首句“死后人传戒定慧”展现了他对修行成果的自豪与自信;次句“生时宿直斗牛箕”则透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空山月与西湖水石,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哲理的沉思,又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吕洞宾作为一位道教高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修行体验,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所作,回顾自己一生的修行与经历,既有对修行成果的自豪,也有对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中对西湖的描绘也可能反映了吕洞宾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在道教修行中,戒定慧是修行的重要法门,吕洞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戒定慧修行的坚持与信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