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雁
唐·杜甫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属国新従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
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万里之外的客人啊,你从海外归来,经历了多少年的战乱才得以安定回乡?就像那江城上空的孤雁,高高地向北飞去,令人肠断,你这位刚从海外归来的属国之臣,请不要急着放下窗帘,或许还能见到归来的大雁,春风啊,你为何不把我的愁绪吹走,反而让这春日更加惹人生恨,愁绪绵长。
(注:由于“属国新従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这两句在杜甫的完整诗作中并不直接相连,且“归雁”一诗中也未完全包含这两句,因此译文结合了诗意进行了适当的创作性解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归雁和归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时期人们流离失所的同情。“属国新従海外归”描绘了远方归来的景象,“君平且莫下帘帷”则是对归人的一种期待和劝慰,希望不要急于隔绝与外界的联系,或许还能见到归来的亲人或朋友。
赏析
这首诗以归雁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时期人们命运的感慨,诗中“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流离失所和归乡无望的悲惨境遇,而“属国新従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两句,则通过归人和期待者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表达,春风和春日的描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愁绪的烘托和渲染,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杜甫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战乱事件,对人们的苦难和命运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战乱结束后,看到远方归来的亲人或朋友时,触景生情所写,通过归雁和归人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乱时期人们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