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浣溪沙·小园香雾晓蒙笼
宋·晏几道
小园香雾晓蒙笼,醉守狂词未必工,朝阳初上碧梧桐。
惆怅绿云双鬓改,飘零红雨百花中,归来应是酒醒时。
作者及朝代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传世。
作者简介
晏几道是北宋词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以其深情细腻的词风著称,他出身名门,但性格孤高自许,不慕名利,晚年生活较为困顿,其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男女之间的悲欢离合,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小园清晨时分,香雾缭绕,朦胧一片,我醉意朦胧中写下这些狂放的词句,或许并不工整,朝阳初升,照耀着碧绿的梧桐树。
我惆怅地看着自己双鬓已生白发,如同绿云间夹杂的霜雪,在百花凋零的红雨中,我漂泊不定,当我归来时,或许已经是酒醒之时了。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小园清晨的景象,以及词人自身的醉态与感慨,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无奈,香雾、朝阳、碧梧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而“醉守狂词未必工”则透露出词人借酒消愁、以词抒怀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园清晨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感慨,词中“小园香雾晓蒙笼”一句,以香雾的朦胧之美,暗示了词人内心的迷茫与惆怅;“醉守狂词未必工”则展现了词人借酒消愁、放浪形骸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身才华的自嘲与无奈,下片“惆怅绿云双鬓改,飘零红雨百花中”两句,以绿云喻发,红雨喻花,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年华老去、漂泊无依的境遇,情感真挚而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人生低谷时期,面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现实,内心充满惆怅与无奈时所作,晏几道一生历经坎坷,晚年生活尤为困顿,这种人生经历无疑对他的词风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小园清晨的景象,以及自身醉态与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