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归
唐·白居易
叩齿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幽。
霜飞叶落满林树,月照波摇一径秋。
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得风流。
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清晨,我在秋日的庭院中叩齿养生,心境宁静;傍晚,我焚香静坐,窗外的景色幽静深远,霜降时节,树叶纷纷飘落,覆盖了整个树林;月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小径上秋意盎然,对于身外之物,我随缘而安,作为生活的寄托;眼前的一切,我随遇而安,享受生活的乐趣,虽然新年将至,我们仍未相见,但我想,我或许应该就此归隐田园,不再离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和傍晚的静谧生活,以及他对身外之物的淡泊态度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首联和颔联通过“晨兴秋院静”和“晚窗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颈联“身外信缘为活计,眼前随事得风流”表达了诗人对身外之物的淡泊态度和对生活的随遇而安,尾联“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他逐渐对仕途失去了兴趣,转而向往简单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反映,表达了他对归隐田园的渴望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思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