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醉中作
宋·陆游
空斋寂寂不生尘,
门巷萧条长绿苔。
老病畏寒终日卧,
衰年知命尽须灰。
却对酒杯浑是梦,
试拈诗笔已如神。
灯前自笑还自叹,
世事纷纷总未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空荡荡的书斋里寂静无声,连灰尘都不见扬起,
门巷间长满了青苔,显得格外萧条。
年老多病的我畏惧寒冷,终日躺在床上,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对世间的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
面对酒杯,仿佛一切都成了梦境,
试着拿起诗笔,却感觉灵感如神助般涌现。
在灯前自我嘲笑又自我感叹,
世间的纷纷扰扰,我终究未能理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无奈,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诗中通过“空斋寂寂”、“门巷萧条”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生活环境的冷清;而“老病畏寒”、“衰年知命”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生命状态的无奈与接受,尽管生活如此,但诗人在面对酒杯时仍能感受到梦境般的虚幻,拿起诗笔时则灵感如泉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歌的热爱,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既自嘲又自叹,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淡然,诗中“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两句尤为精彩,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梦幻般的感受,又展现了其诗歌创作的天赋与才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又有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是陆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上的失意和身体上的疾病而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尽管生活艰难,陆游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展现了对诗歌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这种在逆境中坚持创作的精神,正是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可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