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归期
唐·韦庄
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为“花间派”代表词人之一,其词风清丽温婉,多写闺情离思,情感真挚动人,韦庄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在晚唐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归家的期限恰好赶在春天,这余下的生命中,最令人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此,在晴朗明媚的日子里,风雨过后,阳光普照,溪水因雨水而充盈,花堤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释义
“百日归期恰及春”意指诗人计划或预期的归家日期正好在春天,春天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诗人对此充满期待。“残生乐事最关身”则表达了诗人对余生中能够享受这份归家之乐的珍视与感慨,后两句则是对归家途中或归家后所见春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归期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深切期盼和对余生幸福的珍视,首句“百日归期恰及春”直接点题,既交代了时间背景,又蕴含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向往,次句“残生乐事最关身”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归家之乐视为余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深厚情感,后两句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韦庄的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归家的喜悦与春天的美好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归家的深切期盼和对余生幸福的珍视,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晚年才得以安定下来,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经历了长期的漂泊之后,终于有机会归家时所写,诗人通过描绘归家途中的春景,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安定生活的普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