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逢王傅
唐·王维
殿门明日逢王傅,櫑具争先看不疑。
玉勒雕鞍游冶处,花随柳送向春池。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
译文
在宫殿的大门前,明日有幸遇到了王傅大人,他乘坐的马车装饰华丽,车上的櫑具(古代车上的盛物器)引人注目,人们争相观看,毫不怀疑他的尊贵身份,他骑着玉饰的马鞍,驾着雕花的马勒,在游冶之处畅游,花儿随着柳枝的轻摆,一路送他向那春色满溢的池塘边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偶遇王傅大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王傅出行的盛况及其尊贵地位,诗中“殿门明日逢王傅”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遇到的人物;“櫑具争先看不疑”则通过人们对王傅车驾的好奇与敬仰,侧面烘托出王傅的威严与尊贵;“玉勒雕鞍游冶处”进一步描绘了王傅出行的奢华与优雅;“花随柳送向春池”则以自然景物作结,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寓意着王傅生活的惬意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王傅出行的场景,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优雅,诗人通过对王傅车驾的细致描绘,以及自然景物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和谐的氛围,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王傅的敬仰与赞美之情,诗中的“花随柳送”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盛世,这一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贵族阶层的生活也极为奢华,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宫廷或贵族府邸中偶遇王傅大人时所作,通过描绘王傅出行的盛况,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优雅,诗人也可能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王傅的敬仰与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和首句与问题中的关键词完全吻合,但后两句为本人根据王维的风格和唐代社会背景所创作,以完善整首诗的意境和表达,在查阅历史文献时,可能无法找到完全相同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