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塔势远凌汉,隐隐雁行斜堕汀。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庄

峨峨塔势远凌汉,隐隐雁行斜堕汀。

渚畔渔人鸣榔远,城头客子见帆经。

吏人莫道官人醉,水落花低酒半醒。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黄巢之乱,战乱流离的生活使他的诗词多抒发离乱之感,情感深沉而意境阔大,他的词风清丽,多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动人,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高高的宝塔远远凌驾于云霄之上,隐约可见大雁的行列斜斜地坠落到了江边的沙洲上,水边小洲上的渔人敲响渔舟上的榔头,声音远远地传来,城头上的旅人看到了帆船经过,官吏们不要说官人喝醉了,水落花低之时,我其实只是半醒半醉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首联写塔势高耸入云,雁行斜落沙洲,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宁静的氛围,颔联写渔人敲榔、客子见帆,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增添了生活气息,颈联则笔锋一转,以“吏人莫道官人醉”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尾联“水落花低酒半醒”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半醉半醒、迷离恍惚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首联以“峨峨塔势”和“隐隐雁行”两个画面,勾勒出一幅高远而宁静的秋日图景,颔联则通过渔人敲榔和客子见帆两个细节,将画面推向了更加生动和具体的层面,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吏人莫道官人醉”和“水落花低酒半醒”等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和迷离心境,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秋日登高远望时写下了这首诗,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其中,内心充满了离乱之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通过“吏人莫道官人醉”和“水落花低酒半醒”等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