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晴未晴小雨外,断虹落日争鲜明。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南溪早秋

唐·白居易

荷叶露多风不定,竹枝雨少日初晴。

欲晴未晴小雨外,断虹落日争鲜明。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南溪的荷叶上露珠很多,风也不稳定,竹枝上雨水稀少,太阳初露晴色,天空欲晴未晴,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而这时天边的一道断虹与落日交相辉映,显得格外鲜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南溪早秋时节的景象,通过荷叶上的露珠、竹枝上的雨水、欲晴未晴的天气以及断虹与落日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溪早秋的自然风光,荷叶、竹枝、小雨、断虹、落日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欲晴未晴小雨外”一句,巧妙地捕捉了天气变化的微妙瞬间,给人以无限遐想,而“断虹落日争鲜明”一句,则通过断虹与落日的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色的鲜明与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而寓居洛阳,过着闲适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常常游历山水,欣赏自然美景,以诗酒自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南溪早秋的景色,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这首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闲适”主题,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享受自然与人生的美好。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