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边流水高于城,摇摇孤艇如空行。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水亭凝望

唐·刘沧

岸阔樯稀浪渺茫,堤边流水高于城。

摇摇孤艇如空行,萧萧远山似画屏。

风送寒潮侵薄暮,雨添新涨没渔汀。

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情。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大中八年(854)进士,官华原尉,有诗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景物的细微之处,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其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河岸宽阔,船只稀少,波浪显得无边无际;堤岸边的流水水位高涨,甚至超过了城墙,孤零零的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仿佛在空中漂浮,远处的山峦在萧萧的风中,如同画中的屏风一般美丽,寒风伴随着潮水,在傍晚时分侵袭而来;雨水又增添了新的涨水,淹没了渔人的小洲,谁能像秋天的景色那样巧妙,画出我山斋中漫步杖屦的情怀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水亭凝望时所见到的壮阔而宁静的自然景象,首联通过“岸阔樯稀”和“流水高于城”的对比,展现了水面的广阔与水位的高涨,颔联则通过“摇摇孤艇”和“萧萧远山”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空旷与深远,颈联以“风送寒潮”和“雨添新涨”的动态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希望有人能画出他心中那份漫步山斋的悠然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画面刻画得生动而富有诗意,首联的“流水高于城”一句,尤为引人注目,既表现了水势的汹涌,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激荡,颔联的“摇摇孤艇如空行”一句,则通过孤艇的摇晃,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悠远的氛围,颈联的“风送寒潮”和“雨添新涨”两句,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尾联则以“谁人得似秋光巧”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刘沧在某个秋日傍晚,独自漫步于水亭时所作,面对眼前的壮阔景色,他心中充满了感慨和赞美,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沧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内心深处那份悠然自得的情感,这首诗也展现了刘沧作为唐代晚期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创作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