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相思曲
唐·刘采春
昨夜迢迢行远道,今朝杳杳信音沉。
侬家夫婿久离别,恰似两山空得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采春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采春,生卒年不详,唐代著名女诗人,与薛涛、鱼玄机、李冶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她不仅擅长诗文,还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调,歌声清婉动人,刘采春的作品多抒发闺中情思,情感真挚细腻,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译文
昨夜你远行在漫长的道路上,今朝却杳无音讯,让我心中万分焦急,我的夫君已经长久地离别,我们的情感就像那两座遥遥相望的山峰,虽然有着美丽的名字,却只能空对着彼此,无法相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女子对远方夫婿的深切思念,表达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痛,诗中“迢迢行远道”和“杳杳信音沉”描绘了夫婿远行且音讯全无的情景,而“侬家夫婿久离别,恰似两山空得名”则以两山空对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夫妻虽有名分却难以相聚的无奈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沉的相思图景,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如远道、信音、两山)来寄托情感,使得全诗情感饱满而富有画面感,特别是“恰似两山空得名”一句,既形象又深刻,既表达了夫妻分离的无奈,又隐含了对美好情感无法实现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闺怨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可以推测,它可能反映了唐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夫妻分离现象,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商业繁荣,人们为了生计或仕途往往不得不远离家乡,这使得夫妻分离成为常态,刘采春作为一位敏感多情的女诗人,很可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周围人的故事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相思曲》,通过这首诗,她不仅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普遍情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