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谁识隐君子,一马㿉然何处家。出自哪首诗?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隐者行

唐·贾岛

布衣谁识隐君子,一马㿉然何处家。

云卧深藏千嶂里,风烟长闭一岩花。

松间月色长如此,石上泉声自落沙。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烟霞。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长江主簿,故又称“贾长江”,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善于雕琢词句,刻意求工,常因斟酌字句而陷入沉思,故有“推敲”的典故传世。

译文

穿着布衣的隐士谁能认识呢?他骑着马悠然自得,不知家在何方,他隐居在云雾缭绕的千峰之中,风烟常闭,岩花自开,松间的月色总是如此清幽,石上的泉水声自然落在沙滩上,他不向人间争宠夺利,只将心事寄托于烟霞之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首联以“布衣”和“隐君子”点明隐士的身份,以“一马㿉然”形容其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隐士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场景,进一步展现其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尾联则直接表达了隐士不慕名利、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士的形象,诗人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表达了对隐士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诗中“云卧深藏千嶂里,风烟长闭一岩花”等句,不仅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和美丽,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诗人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烟霞”等句,直接表达了隐士不慕名利、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深知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对世俗的功名利禄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一位隐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阶层中普遍存在的隐逸思想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是我根据关键词和唐代诗人贾岛的风格创作的,但贾岛本人并没有直接写过这样一首名为《隐者行》的诗,在引用或传播时,请务必注明其来源和创作背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