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林景熙
昨日龙泉已自奇,一峰寒翠压檐低。
岩前老树无生意,惟有幽禽自在啼。
作者简介
林景熙(1242年—1310年),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文学家、藏书家,咸淳七年(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北隅望江里(今带溪社区),埋头著书,以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名重一时,学者称“霁山先生”,著作繁多,有《霁山集》《白石樵唱》《霁山词》等。
译文
昨日的龙泉景象已经足够奇妙,一座山峰的寒翠之色低低地压在了屋檐之上,岩石前的老树似乎已经失去了生机,只有那幽深的林间鸟儿在自由自在地啼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之地的自然景色,以及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感受,首句“昨日龙泉已自奇”点出龙泉景色的奇妙,次句“一峰寒翠压檐低”则通过具体的山峰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奇妙之感,后两句则转而描写老树和幽禽,以老树的“无生意”与幽禽的“自在啼”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首句“昨日龙泉已自奇”直接点题,突出了龙泉景色的独特之处,次句“一峰寒翠压檐低”则通过山峰的寒翠之色和压低屋檐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奇妙之感,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清幽而神秘的气息,后两句则通过老树和幽禽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老树的“无生意”与幽禽的“自在啼”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景熙在南宋灭亡后隐居期间所作,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林景熙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无力回天,于是选择隐居山林,以诗酒自娱,在这首《山居》诗中,他通过描绘隐居之地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生命力的感慨,也借老树和幽禽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普遍心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