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摇落猿啼处,海国苍茫日暮时。全诗是什么?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江山摇落猿啼处,

海国苍茫日暮时。

肠断秋风红叶下,

一樽还酹江月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陵石门山,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李群玉的诗才横溢,被誉为“诗国芙蓉”,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吟诗。

更以高雅的意趣和凌云之笔,醉后折取五色笺来书写诗篇。

在江山摇落、猿啼声声的地方,

面对苍茫的海国,日暮时分更觉凄凉。

秋风中红叶飘零,令人肠断,

只能举杯向江月,倾诉心中的词章。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行吟的生涯,以及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感慨与抒怀,首联点明身份和行吟之地,颔联展现诗人的才情和创作状态,颈联“江山摇落猿啼处,海国苍茫日暮时”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描绘萧瑟的秋景和苍茫的海国,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秋风红叶下的哀愁,以及举杯向江月倾诉的无奈与悲凉。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颈联“江山摇落猿啼处,海国苍茫日暮时”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还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群玉诗歌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隐居沅陵石门山期间,在隐居生活中,诗人得以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哀愁,他也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与抒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才情和内心世界,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