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年少最能诗,谪向南方众所悲。全诗是什么?

小星107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贾生

唐·李商隐

贾生年少最能诗,谪向南方众所悲。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贾谊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作诗,他被贬谪到南方时,大家都为他感到悲伤,可惜啊,文帝在宣室召见他直到半夜,却只是询问鬼神之事,而不关心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

释义

首句“贾生年少最能诗”直接点出贾谊的才华,强调他年轻时就以诗作闻名,次句“谪向南方众所悲”则写他被贬谪到南方的遭遇,以及人们对他的同情和惋惜,后两句则通过文帝召见贾谊却问鬼神之事的典故,讽刺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和浪费。

赏析

这首诗以贾谊的遭遇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愤慨和不满,首联写贾谊的才华和遭遇,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则通过文帝召见贾谊的典故,巧妙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虚伪和无知,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贾谊的遭遇和诗人的感慨,使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在艺术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构思巧妙,寓意深远,诗人通过贾谊的遭遇和文帝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情感态度,诗人还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才被埋没和浪费的现象十分普遍,诗人通过贾谊的遭遇和文帝的典故,讽刺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和浪费,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李商隐的《贾生》是一首具有深刻政治意义和丰富艺术内涵的古诗,它通过对贾谊遭遇的描写和文帝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人才的愤慨和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