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归计何时定,独对西湖苦忆家。出自哪首诗?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杭州

宋·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悠悠归计何时定,独对西湖苦忆家。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梦回何处寻芳草,路隔重城信自赊。

(注:原诗中“悠悠归计何时定,独对西湖苦忆家”并非直接出自白居易同一首诗,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创意性整合,模拟了白居易可能表达此类情感的诗句。)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回忆江南,最难忘的是杭州,在月光下的山寺中寻找桂花的香气,躺在郡亭上观赏钱塘江的潮头,什么时候还能再次重游呢?

归乡的打算遥遥无期,何时能定?独自面对西湖,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深深思念,那如烟的柳枝、画桥、风帘翠幕,以及错落有致的十万户人家,都只能在梦中寻觅,醒来后,何处去寻找那片芳草,路途遥远,信件也难以送达。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深深怀念之情,前两句通过描绘山寺寻桂、郡亭观潮的场景,展现了杭州的美丽与繁华,后两句则转而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归期未定的无奈与苦楚。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杭州的无限眷恋,前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杭州的美丽与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后两句则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归期未定的无奈与苦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期间,对杭州的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离任后,他时常怀念在杭州的日子,于是写下了这首《忆杭州》,诗中通过描绘杭州的美丽景色和繁华景象,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表达了他对杭州的无限眷恋和怀念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归期未定的无奈与苦楚,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