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倚门垂白发,故园回首隔青山。
(注:“慈母倚门垂白发,故园回首隔青山”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孟郊原版的《游子吟》,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并构想为一首扩展版的《游子吟》,在解析时,将主要围绕这两句及原诗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他早年生活贫困,曾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才中进士,孟郊的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以及个人的穷愁之境,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的诗风被称为“孟诗派”,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寒岛瘦”。
译文
慈母手中拿着针线,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裳。
临行前,她一针一线缝得密密的,担心儿子回来得太迟,衣服会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母亲倚在门边,白发苍苍,当我回首时,故乡已隔着重重青山,遥不可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慈母为游子缝衣的细节,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以及游子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慈母倚门垂白发,故园回首隔青山”两句,更是将母爱的深沉与游子的无奈之情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母亲和故乡的深切怀念。
赏析
“慈母倚门垂白发”一句,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母亲年迈的形象,白发苍苍,倚门而望,充满了对远方游子的无尽思念和期盼,这种形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也让人体会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故园回首隔青山”则进一步强化了游子的思乡之情,青山阻隔,故乡遥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回归的无奈。
创作背景
孟郊一生坎坷,早年生活贫困,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及第,直到中年才得志,这种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人生的艰辛和世态的炎凉,也让他更加珍惜亲情和友情,在这首诗中,孟郊通过描绘慈母为游子缝衣的细节,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虽然“慈母倚门垂白发,故园回首隔青山”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将其融入后,更加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