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世路信多艰,千里羁危未得还。的解释

梦梦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归

唐·韦庄

风波世路信多艰,千里羁危未得还。

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山。

目前人事日疏阔,身后功名任有无。

且须高枕对残编,一任旁人笑疏顽。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士族大家,早年屡试不第,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称帝后,韦庄任宰相,主持修订《蜀梼杌》等史书,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人生的道路风波险阻确实很多,我身处千里之外的异乡,被危险和艰难所困,无法回到故乡,幸好还有杯中之物可以慰藉心灵,就像海上那虚幻缥缈的山峦一样给予我片刻的安宁,眼前的人事日渐疏远,对于身后的功名我也已经看淡,任由它有无,现在我只需要高枕无忧地面对那些残破的书籍,任凭旁人去嘲笑我的疏懒和顽固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韦庄对人生道路的艰难和身处异乡的无奈感慨,首句“风波世路信多艰”直接点出主题,说明世路多风波,人生多艰难,次句“千里羁危未得还”则进一步说明自己身处异乡,无法回到故乡的困境,后两句则通过“杯中物”和“海上山”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心情,以及对功名的淡泊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身处异乡、无法归乡的困境,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艰难和无奈的感慨,诗人也通过“杯中物”和“海上山”的比喻,展现了自己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功名的淡泊心态,这种在困境中保持乐观、淡泊名利的精神,正是韦庄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庄的生平经历有关,韦庄早年屡试不第,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称帝后,韦庄任宰相,韦庄在仕途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困难,这首诗可能就是在他身处异乡、无法归乡的时候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艰难和无奈的感慨,以及对功名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在困境中寻找慰藉、保持乐观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