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恼侬题就抱愁眠,泪珠暗滴胭脂颗”,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清代:纳兰性德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恼侬题就抱愁眠,泪珠暗滴胭脂颗。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译文
残雪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辉,映照着画屏,使得画屏也显得寒冷,梅花在寒风中飘落,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已是三更时分,在这寂静无人的夜晚,月光朦胧而明亮,我本是人间的一个惆怅过客,却为何会如此伤心落泪?心中充满了烦恼,于是写下这首词,愁绪满怀地入睡,泪水悄悄地滴落在胭脂上,形成了一颗颗晶莹的泪珠。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残雪、画屏、落梅、笛声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词人自称为“人间惆怅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而“恼侬题就抱愁眠,泪珠暗滴胭脂颗”则进一步展现了词人的愁苦与无奈,泪水与胭脂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的“残雪”、“画屏”、“落梅”、“笛声”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还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而“恼侬题就抱愁眠,泪珠暗滴胭脂颗”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将词人的愁苦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词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词人在某个寂静的夜晚,独自面对残雪、画屏、落梅等景象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孤独与惆怅的词作,纳兰性德一生多愁善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并将其融入词作之中,这首《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