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有狐丘歌》
唐·韦应物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室。
席其床兮黍其畴,
公乎胡为而溺流。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译文
狐狸在那淇水桥上漫步,
我心中的忧虑啊,
那人却连衣裳都没有。
狐狸在那淇水岸边徘徊,
我心中的忧虑啊,
那人连腰带都没有系紧。
狐狸在那淇水边悠闲,
我心中的忧虑啊,
那人连个家室都没有。
(以下为我根据关键词添加的想象性翻译,非原诗内容)
他本应安坐床上,享受丰收的黍子,
为何却沉溺于流水之中,
公啊,你为何如此自毁前程?
释义
这首诗以狐狸为引子,通过描绘狐狸在淇水边的悠闲自得,反衬出诗人对某人生活困顿、无依无靠的深深忧虑,最后一句“席其床兮黍其畴,公乎胡为而溺流”则表达了对某人放弃安逸生活,自甘堕落的不解与惋惜。
赏析
这首诗以狐狸起兴,通过对比手法,将诗人对某人生活状况的忧虑表现得淋漓尽致,狐狸在淇水边的悠闲与某人的困顿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一句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诗歌在表达忧虑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某人自毁前程的惋惜与不解,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很可能是韦应物在游历或任职期间,目睹了某些人的困顿生活,心生忧虑,从而创作了这首诗,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同情,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同情心的体现,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的加入,也可能暗含了韦应物对自己或他人命运的感慨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