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唐·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遍承回辇路,轻花微拂御衣前。
晓随仙仗出时巡,圣主恩深四海春。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颋(tǐng)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苏颋,字廷硕,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学识渊博,曾任中书舍人、吏部尚书等职,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之一,苏颋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宫廷生活,是唐代宫廷应制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向东眺望春天的景色真是可爱至极,又恰逢晴朗的日子,柳枝轻拂,含着淡淡的烟雾,从宫中望去,南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城楼上仿佛可以平视到北斗星高悬,细草铺满了皇帝回宫的道路,轻盈的花瓣微微拂过御衣的前襟,清晨时分,我随着皇帝的仪仗外出巡视,圣主的恩泽深厚,使得四海之内都沐浴在春天的温暖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皇帝出巡的盛况,以及宫廷内外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皇帝的威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圣主恩泽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皇帝出巡的盛况,展现了唐代宫廷的繁华和皇帝的威严,诗中“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两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宫廷的高大和皇帝的威严,而“细草遍承回辇路,轻花微拂御衣前”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皇帝出巡时的盛况和宫廷生活的优雅,最后两句“晓随仙仗出时巡,圣主恩深四海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圣主恩泽的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颋在唐代宫廷中应制而作,当时,皇帝在春日里出巡,苏颋作为宫廷文人,跟随皇帝出行,并创作了这首诗来歌颂皇帝的恩泽和春日的美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宫廷的繁华和皇帝的威严,也表达了诗人对圣主恩泽的感激之情和对春日美景的热爱,这首诗也体现了苏颋作为唐代宫廷应制诗代表人物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学功底。